close

致命的散戶心理遊戲(群益期貨研究部主管寫的一篇文)


致命的散戶心理遊戲--市場開了投資人的兩個玩笑    (許績慶期貨研究部協理)

    選擇權「買方」的風險有限,利潤無限,買方(買進買權或買進賣權)支付之權利金為其最大風險所在,將其簡單的切割為兩個部份,一為內涵價值,另一為時間價值。
投資選擇權對於時間的掌握十分重要,隨著時間的變動(離到期日時間的不同),離到期日愈近,時間價值消耗(Time Decay)的速度也就愈快,又以「價平選擇權」時間價值損耗的金額最大。
但 市場總是公平的,「當魔鬼關閉了一扇窗,上帝會為你開另一扇門」。在選擇權即將到期時,時間價值遞減速度加快(魔鬼關的窗),但在此同時標的物價格變動之 加速度亦放大(上帝開的門),使選擇權買方在到期前夕因時間損耗加速所造成的損失,可以在價格波動變大下獲得合理的回報。

     在選擇權中性交易策略中可以簡單區分為兩大類型,一為「以時間換取價格波動(買方策略)」即選擇權站在買方,利用期貨或現貨『低買高賣』的操作所獲得的價 格波動利潤來彌補選擇權買方時間價值消耗的損失;二為「以波動換取時間損耗(賣方策略)」,即選擇權站在賣方,收取權利金,利用期貨或現貨『低賣高買』的 操作來規避價格波動可能產生的風險,因期初選擇權賣方的權利金收入可以抵減避險操作產生的成本。

    因此在選擇權到期前,時間價值消耗速度加快,中性賣方策略權利金入袋的速度亦加快,相對應的避險成本亦應提高,也就是說標的物價格波動會產 生加速效果;反之,中性買方策略在選擇權到期前夕,因時間價值消耗速度加快,由Time Decay所造成的損失亦加大,但此時利用期貨或現貨『低買高賣』的操作所獲得的價格波動的利潤足以彌補時間價值消耗的損失,市場處於公平的狀態,若非如 此,則市場將產生套利的空間。

市場開的第一個玩笑:玩時間的第一個『心理』遊戲

    選擇權的權利金很便宜通常有二種情況,一種是市場的波動率很低,一種則是選擇權即將到期,價外選擇權成為價平或價內序列的可能性降低,因此買進價外選擇權支付的權利金很低。

    照常理推論,當選擇權很便宜的時候,散戶愈容易或愈願意買進(買進買權或買進賣權),但市場對散戶開的第一個玩笑是「權利金便宜到讓你買不下手」,主要的 原因就是即將到期的壓力所產生的「不可能」的心態,例如選擇權剩下三天到期,加權股價指數目前位置為6,650,買進6,800履約價買權權利金15點, 只要750台幣即可買一口6,800履約價的買權,非常便宜,但散戶往往因即將到期的壓力而不願意買進,或儘管買進也不敢買太多,因為三天內6,800如 果不會到,那權利金就會化為烏有。

    尤其是指數若是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,近期歷史波動性降低,更易加深投資人習慣波動率小的印象。儘管只是價外一檔的買權(Call)或賣權(Put), 投資人受到時間即將到期及波動率低刻板印象的雙重影響,很容易造成「權利金便宜卻買不下手」或「不敢買太多」的狀況,這是造成一般投資人操作選擇權看對不 敢做的原因之一,也是市場對投資人開的第一個玩笑。

    根據過去的歷史資料,選擇權到期前夕,價格的平均波幅相對較大,且易有單邊的行情,對選擇權買方相當有利,因此選擇權即將到期期間(到期前五天)可以視為 『樂透彩期間』,看對方向時,三倍、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投資報酬率是經常性發生的,但看錯方向時,最大的虧損即是權利金的所有支出,但因投資期間短,勝負 立判,投資人須量力而為,或搭配其他選擇權策略以降低投資的風險。

市場開的第二個玩笑:玩價格的第二個『心理』遊戲

    選擇權權利金很貴通常有二種情境,一是市場波動率(隱含波動率)太高,一是離到期日還有一段期間,時間價值(Time Value)過高的關係。

    市場開的第一個玩笑:玩時間的心理遊戲,所指的權利金低是指權利金報酬「絕對」的便宜,而不是相對性的概念;市場開的第二個玩笑,玩價格的心理遊戲,所指的權利金很貴,則是「相對」的概念,著眼點在於隱含波動率(IV)的相對位置。

    當IV顯著相對高,代表市場的敏感神經提昇警戒,盤中價格波幅變動將加大、隔夜跳空的風險也會相對提昇,且跳空幅度也會較令人感到意外,市場的任何風吹草 動都很容易觸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;反之,當IV顯著相對低,則代表市場的敏感神經鈍化,儘管市場發生投資人普遍認定很大的意外,往往價格波幅或隔夜跳空的 幅度也會令投資人感到訝異,心裡頭會嘀咕著「怎麼才開低這樣子」或「開高幅度怎麼那麼小」。

    因此,當IV相對較高時,選擇權權利金相對較貴,導致投資人因太貴而買不下手,甚至反手站在選擇權賣方(Sell Call,Sell Put),賣方很容易因市場所製造出來的假象而掉入其莫名的陷阱。
例 如2004年總統大選前後,當時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極高,以2004年3月19日選前價平6,800履約價買權與賣權的權利金總和達507點,當日期貨收 盤價6,830計算,則同時賣出價平買權與賣權之損益平衡點為6,323與7,337,在當時普遍的第一直覺是損益平衡點真遠(怎麼可能會賠錢);相反 的,買方的想法是這麼貴怎麼可能會賺錢(怎麼買得下手)。

    但以過去的歷史經驗,IV所反應的是一段期間市場波動的預期,當然IV在一個合約期間絕少呈現忽高忽低變動很大的情形,也就是市場對於波動大或小的預期, 一般而言不會瞬間變化太大,重點是買貴的隱含波動率,要賣的時候也是差不多貴的,不要因為太貴而買不下手,因為IV很高的時候,隱含未來市場的波動將變 大,選擇權的買方獲利機會是較大的。

    從市場的二個心理遊戲中,我們應學得「勿因便宜(快到期)而買不下手」,市場的大波動往往從這裡開始,選擇權到期前是一般投資大眾的樂透彩期間;「貴買貴賣,便宜買便宜賣」,貴會有貴的道理,瞭解這些原理後就不會做出傻事,對於風險的管控上也會更加的謹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oao10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